商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个人简介
商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工学博士。

科学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创建主要领导人,负责组建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建成生命科学类学科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和研究。

2025年3月24日,团队博士刘俊宇作为第一作者的综述文章在国际骨科权威期刊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IF5.9)发表,综述系统总结了电磁场(EMFs)在骨病治疗中的科学进展与挑战。文章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全面解析了EMFs的生物学与物理作用机制,并为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创新性路径。
40项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发表210多篇(本)论文(专著)
38项国家级科研基金课题的负责人及指导者
从事空间生物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空间骨丢失以及骨组织细胞感受失重环境以及多种力学刺激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以及空间重离子辐射生物效应和机制研究
从事磁生物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强磁场、中等强度磁场以及零磁环境的生物学效应,包括骨骼和肿瘤系统,以及模式生物(动/植物系统)效应
从事磁生物学和磁场生物技术与健康工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静磁场对骨骼系统健康维护的作用、以及对于肿瘤系统的作用,包括联合铁磁纳米药物、老药新用和医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发展
从事航天医学工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失重环境下骨丢失对抗措施,包括药物和设备的研制、发展
领导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基于大梯度强磁场的抗磁物质悬浮实验室,开展模拟失重环境下生物学研究和教学;并在该研究方向获得一些原创性研究成果
领导建立国际上目前唯一的从亚磁场(百nT)到强磁场(16T)的静磁场生物医学研发平台,开展静磁场生物医学基础和转化研究
从事蛋白质、多肽和多糖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专长于抗肿瘤和抗肿瘤转移药理学
熟悉生物医药领域风险投资、医药企业孵化、成果转化的市场化运作,成功转化国家一类新药
专长于蛋白质纯化,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和质量控制中的色谱技术,以及HPLC,GC,MS,IR,ELISA和FACS等生物分析技术
多年从事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蛋白质化学的教学和研究

荣誉获奖
2018年2月,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
2015年12月,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特殊物理环境影响晶体材料制备过程与机理研究”,编号:14-044,(编号第2)
2011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细胞生物学科学研究优秀人才奖
2007年12月,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当归多糖和大黄多糖的应用基础研究”,编号:07-1-21-R5,(排名第5)
2005年11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肝癌放射免疫靶向药物及其靶分子HAb18G/CD147的研究和应用”, 编号:2005-J-235-2-C4-R06 (排名第6)
1994年12月,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抗人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应用的实验研究”,编号:94-2-41-5 (排名第5)

社会兼职
国家“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研究和预先研究航天医学专家组”成员,国家“空间站空间生命科学领域论证专家组”副组长,我国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空间生命科学组组长。国家“973计划”复评专家,国家“863计划”评审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学会辐射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细胞工程与转基因分会委员,陕西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Bioelectromagnetics(美国“生物电磁学”杂志,SCI,2023年IF1.8),“航天医学与工程”杂志(EI),“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和“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编委。

相关阅读
https://teacher.nwpu.edu.cn/shangpeng.html